家課政策

) 目的

善用有效益的家課,讓學生在課堂以外的時間,延展學習,並鞏固課堂所學,加強對課題的理解,建構知識。

1.  鞏固所學,加深學生對課題的理解,並為新課題作準備,促進自學。

2.  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及問題,繼而尋求解決疑難的方法。

3.  讓教師找出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,以調整教學計畫及策略,提供適時回饋,促進學生學習的果效。

4.  評估學生在汲取知識、掌握技能及培養良好態度和正面價值觀等各方面的表現,有效回饋課程的規畫與實施。

5.  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和特質,並了解學校課程的要求,攜手合作,共同幫助學生改進學習。

二) 家課設計

各科訂立家課之原則如下:

1.  目標明確

2.  加強閱讀

3.  多樣化

4.  重思維、協作

5.  生活化

6.  運用不同學習資源(課外或線上)

7.  具彈性且針對性

8.  適量而具意義的記誦

9.  促進自主學習

10. 培養正面價值觀和態度

三) 家課安排

1.  原則上每天均有中英數家課。

2.  兼顧質與量的平衡,盡量安排有助學生鞏固和促進學習的家課。

3.  抄寫性家課應盡量減少。

四) 教師角色:實施、監察及檢視工作

1.  各科同級科任老師需共同商討家課分配量。

2.  各科同級科任老師必須清楚家課分配內容,並切實執行。

3.  老師需視乎當天總功課量之多寡作調適,以免學生功課量過多。

4.  各科於教師手冊列出功課類別、份量、注意事項等。

5.  透過學生問卷、家長問卷、各班家課量統計、與家長恆常溝通及家長教師會,收集數據及意見,以檢現況及修訂政策。

五) 家長在家課方面擔當的角色

1.  每天簽署家課冊。

2.  協助子女安排固定的家課時間,營造一個有助學習的環境。

3.  對子女的期望及要求需合適,多了解子女的困難及需要,以便適時支援;也要多關心子女,多欣賞及肯定他們的努力。當子女遇有挫折,應予以接納和鼓勵。

4.  確保子女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以進行課餘活動,例如閱讀、運動、遊藝等,確保他們身心均得到全面和均衡的發展。

5.  善用不同的溝通渠道,與教師保持連繫,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、學習態度、習慣及表現等,並透過教師給學生的家課回饋,多了解子女的長處及短處。

6.  協助子女認識個人在學習及自我照顧方面的責任,並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,例如協助子女自小養成自行完成家課及收拾書包的習慣。